大家還記得美劇《破產姐妹》中的主角卡羅琳嗎?
卡洛琳是上東區典型的上流社會女孩,從小家境優渥的她,在父母的精心呵護下,長成了高挑秀美、舉止溫和、儀態完美的大姑娘。
但無憂無慮的生活,止于她的富豪老爸因信托基金騙了半個城的人,被捕入獄。
幾乎是一夜之間,卡洛琳從上流社會直接驟降至最底層,過去的財產、名譽全都不復存在。
一般人身處此種境遇中,早就受不了了,而卡洛琳卻沒有自怨自艾。
第一天父親入獄,家產全部被封,第二天她就開始了自食其力的打工生涯,并和新結識的閨蜜麥克斯一起,為開一家蛋糕店共同努力。
而在現實生活中,也有這樣一個人,與卡洛琳的遭遇很是相似。
她就是近期火遍全網的娜塔莉·喬治。
但與卡洛琳不同的是,娜塔莉破產時早已不再年輕。
甚至,如今70歲的她,依然獨自蝸居在一處 面積僅6.5㎡、沒床、沒廚房、沒衛生間的公寓里。
在眾人眼里,娜塔莉的生活光是聽著就覺得窒息,已經年逾古稀的她看起來也沒什麼機會和時間,再次逆襲了。
畢竟,70歲,對于大部分人來講已是人生暮年,所有的一切也都塵埃落定了。
更何況是一個晚年無兒無女、落魄困苦的獨居女人。
可她卻偏偏不安于命運的安排。
她把6.5㎡的陋室整理得干凈又溫馨,每天堅持穿得體的衣服、畫精致的妝,讓自己成了盛開在貧瘠土壤中的絢爛花朵。
「越在困難時期,越要保持積極的生活態度,捍衛人格的高貴」,娜塔莉如是說。
娜塔莉出生于一個地地道道的法國貴族家庭,家族歷史可以追溯到16世紀。
她的父親是建筑師兼畫家,母親是設計師,還開設了當地第一家奢侈品成衣店。
優渥的家庭條件,讓她從小就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
在娜塔莉的記憶里,整個家族的人都很講究衣食住行。
她年幼時期,就要每天換好幾套衣服了—— 早餐和晚餐有各自適合穿的衣服,出門看話劇或聽音樂會,要梳著漂亮的頭髮,換上精致禮服。
由于父母工作繁忙,娜塔莉讀的是寄宿學校,每個周末去祖母家改善伙食。
可以說,她是在祖母身邊漸漸長大的。
這位優雅的老人平日里最喜歡做的事兒,就是烹飪食物,每次娜塔莉去她家過周末,她都會跟自己的孫女兒慢悠悠地念叨——
「任何事情都不能成為停止做飯的理由,無論我們的財力、社會階級或者廚藝水平如何,我們總能準備好一頓美食。「
祖母的話,被娜塔莉記了一輩子。
當然,娜塔莉的父母并沒有缺席她的成長。
每個暑假,他們都會帶著她環游世界,在別的孩子還在為買一個冰淇淋而煩惱時,她已經吃過世界各地的美食了。
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的娜塔莉,自然而然地養出了出色的審美、不俗的設計能力和開闊的眼界。
長大后,她繼承了父母衣缽,成了一名設計師,先在Dior工作了數年,又去了高奢家飾餐具品牌Christofle擔任創意總監。
之后,她又創立了自己的公司,訂單幾乎沒有停過,且都是法國航空、巴黎歌劇院、Dior、Cartier、Baccarat、Christofle這樣的大客戶。
等娜塔莉30歲的時候,就已經是名滿巴黎的時尚公主了。
為法國博物館設計的紀念品
事業順風順水的娜塔莉,日子過得也像個快樂的神仙。
她是個堅定的不婚主義者,更沒有要小孩的打算,決心與藝術共生。
因此,她也沒有什麼儲蓄習慣,賺到的錢越多,花起來就越不手軟——
衣柜里滿是奢侈品牌的高定服裝,房間里擺滿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書籍和唱片,周末坐飛機去意大利或日本,還常常去品嘗世界頂級美食。
不婚不育還有錢,娜塔莉那時候的生活,用「縱情恣意」四個字來形容,也毫不夸張。
可惜,從云端跌落只是一眨眼的事情。
那是1988年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圣誕節前夜,娜塔莉收到了改變她今后人生軌跡的「大禮」——稅務局欠稅通知。
不繳稅的理由聽起來更是有點荒唐:她根本不知道,做生意需要繳稅。
加上公司業務量多,拖欠的稅款也如雪球般越滾越大,最終成了一筆天文數字。
于是,千禧年初,娜塔莉無憂無慮的前半生,結束了。
為了補上欠下的稅款,娜塔莉變賣了自己位于巴黎歌劇院旁120㎡的公寓和公司。
這時候的她,已經年近50。
她不是沒有想過東山再起,但沒有人樂意給一個「老太太」投資,大家都更想去扶持新一代的年輕人。
走投無路的娜塔莉也只好消費斷崖式降級,勒緊褲腰帶生活。
她帶著自己的貓,從大公寓搬到越來越小的住處。
從沒暖氣沒水的,再到沒廚房沒浴室的,有時沒找到房子,還不得不偷偷留宿在律師辦公室。
終于,2005年,顛沛流離了近五年的娜塔莉,搬進了一間位于6樓閣樓的6.5㎡的小公寓里。
與其說它是公寓,不如直接說這就是過去富人或貴族家,專供女仆休息用的閣樓。
周圍環境極差,沒有電梯,只有破敗的樓梯和墻皮簌簌掉落的墻壁。
因為這些房間條件極差,不僅沒廚房沒浴室,甚至連廁所也沒有,空間狹小逼仄,格局也很刁鉆。
角落放著的破墊子就是床,除此之外再無任何傢俱。
對于做了半生千金小姐的娜塔莉來講,這樣的房子,實在是差得不能再差了。
但她沒得選。
同時,她也沒有因為自己的前路黑暗,而選擇擺爛、向生活低頭。
她把房間整理得井井有條,打開破敗不堪的入戶門,屋里屋外宛如兩個世界。
房間四周擺放了大量的書籍和唱片。
最角落的位置,硬擠出了一點點空間放了張桌子,當做工作台和餐桌。
沒地方擺衣櫥,就把衣服掛在桿子上,鞋子放在擱板上。
做不到精致,也要做到井井有條。
重新粉刷的藍色墻面上掛著的,是娜塔莉祖父母及父親的畫作和照片。
她把它們裝裱起來裝飾在墻上,讓陋室也能充滿洋藝術氣息,看起來充滿希望。
斜頂小窗戶下,是廚房的一部分。
娜塔莉給破舊的桌子鋪上了干凈的桌布,上面擺放著淘來的各種精致餐具和做飯所需的調料、工具。
有時出門逛街遇到漂亮的鮮花,她還會帶上來幾束擺在家里。
小冰箱、烤箱和電磁爐則放在外面的走廊上,因為房間里實在塞不下了。
沒有工作,沒有收入;沒有存款,甚至負債累累;從貴族小姐變成獨居老太;從城堡豪宅搬進幾乎無處落腳的6.5㎡閣樓……
這樣的人生巨變,光聽聽就覺得窒息,可娜塔莉卻說自己是幸運的。
因為每當她站在房間里唯一的一扇窗戶下,抬頭看時,就能看到窗外的鐵塔。
每次看到鐵塔,她就會想起小時候的家,它就在鐵塔附近,繁華而精致的16區內。
有了回憶的慰藉,眼下的日子對于娜塔莉來講,好像也沒那麼苦了。
甚至,她還將後來的生活,過出了高貴感和精致感……
作為土生土長的巴黎女郎,娜塔莉優雅與精致的生活習慣,是浸入到骨子里了的。
記得剛搬進小閣樓里時,她還對自己說:
「現在,我這個大小姐,要去體驗一下在一個6.5㎡的房間里生活是什麼感覺,看看會發生什麼。」
後來她也真的做到了。
她每天都精心打理自己,穿著高級定制服裝,配上精選的配飾,將頭髮梳成精美的發髻,一絲不茍。
此外,娜塔莉還遵循著祖母從小教她的原則,堅持每天烹飪,以美食的香氣給生活帶來一些慰藉。
每天早上,她都會去市場購買新鮮健康又平價的食材,然后回家將它們烹飪成美食,自己吃一部分,招待鄰居一部分。
時間久了,整棟樓的人都認識了這個認真吃飯、認真打扮、努力生活的「六樓奶奶」。
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讓娜塔莉幾乎被判了死刑的人生出現了轉機。
先是房東免費給她提供了一間同樣大小的公寓,她給改成了接待客人的「客廳」。
接著,鄰居們鼓勵她把自己的故事寫成書,畢竟,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當過千金小姐和老闆,后又破產、負債的跌宕經歷,實屬難得。
《六樓的廚房,從鋼琴到爐子》
無心插柳,娜塔莉的書一經出版,意外暢銷全球。
人們驚嘆于她的優雅,也佩服她的堅韌。
她生活了18年的6.5㎡小公寓,也隨著她的故事一起火遍全網。
如今已年逾古稀的娜塔莉,再次成了巴黎的焦點,一如30歲時那樣。
而她背了十幾年的巨額債務也終于還清了,還搬離了小閣樓,即將前往紐約開啟新生活。
不過,關于娜塔莉的傳奇并沒有落幕。
但不管未來怎麼變,她永遠是那個穿著針織衫、小香風外套和小皮鞋,戴著玳瑁眼鏡,把頭髮梳得一絲不茍的「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