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夠回答下面這個問題:宇宙究竟有多大?
美國NASA曾發表了一篇相關問題命名的文章,里面分析了太陽、銀河系、遙遠的超新星,卻并沒有給出一個具體的答案。
NASA發表的名為《我們的宇宙有多大》的文章截圖
NASA表示, 沒人知道宇宙是否是無限大的,甚至是否是存在的唯一的宇宙。因為目前限制人類探索的并不是空間,而是時間。
由此看來,人類唯一能確定的,應該是自身的渺小。像飛行了約 238.2億公里的旅行者一號曾傳回的照片,就印證了這個觀點。
旅行者一號是美國研發的一艘無人外太空探測器,這個探測器1977年9月5日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的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基地發射,截止到目前仍然在正常運作。
旅行者一號是一個無人外太空探測器
有科學研究表明,旅行者一號的電池可供它運行到 2025年,也就是說2025年以后,旅行者一號就會在宇宙中漫無目的的游蕩,或許在某一天它就會和其他宇宙星體相撞然后粉身碎骨。
最初旅行者一號發射的初衷是 造訪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其實按道理來講,一艘探測器沒有辦法在短時間內抵達這麼多行星,但是旅行者一號卻出道即巔峰,正逢176年一遇的行星幾何排列時期。
旅行者一號遇上了行星幾何排列時期,出訪旅程很順利
在這個階段,航天器只需要修正軌道,就可以用很少的燃料抵達各個行星,其主要原因是 每個行星都會用引力給探測器加速。
觀察到這點后,美國科學家便開始加班加點設計旅行者一號和二號。制造完成后科學家們又進行了精密的算法,以此來保證旅行者一號可以巧借東風。
幸得這次機會,旅行者一號在前進途中少了不少阻礙。 1979年3月,旅行者一號抵達距木星約349000公里的地方,并在此處逗留了一個月左右探索木星。
1979年3月旅行者一號到達木星附近并進行探測
也正因如此,我們才能看到木星背面的極光。研究完木星后,旅行者一號就借著引力前往土星,到 1980年11月12日,它距離土星甚至只有124000公里,從傳回來的照片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見土星光環。
正是因為有旅行者一號這樣勤勉的探測器,人類才揭開了土星和木星的神秘面紗。在預定生命快走到盡頭的時候, 旅行者一號仍然在散發著自己僅剩的余熱,回頭看了眼地球,并留下一張彌足珍貴的照片。
1990年,旅行者一號最后一次拍攝地球,并傳回了相關照片。
旅行者一號在太空旅行的時間里,曾回頭「看過」地球
看到這張照片后,無數人都陷入了沉思,在感慨宇宙無垠的同時,人們也開始思索,人類究竟在宇宙中扮演著什麼角色。究竟是什麼樣的照片能有這麼震撼呢?
下面這張照片拍攝于情人節,此時的旅行者一號距離地球約64億公里左右。如果不標注,你甚至可能都找不到地球。在這張照片中, 地球只占0.12個像素點。
這張照片名叫「暗淡藍點」,地球在上面只占0.12個像素點
截止到目前,地球上大約生活著80億人口。正因如此,在許多人的印象中,地球都廣袤無垠,我們很難將它和一個小光點聯系到一起。
但事實確實如此,我們眼中的「龐然大物」在宇宙,甚至在銀河系都是可以忽略不計的。看到這張圖片,許多人都有了自己的考量。
一部分人對移民到別的星球逐漸抱有更大的希望。他們認為,既然地球這麼渺小,宇宙這麼浩大,那在宇宙中肯定還有和地球環境類似的星球,只要我們的探測器實力夠強勁,未來一定會找到適合人類移民的星球。
人類光是探測火星就發射了很多的探測器
事實上凡事都有兩面性,這種想法可實現度并不高。 照目前人類的科技水平來看,沖出太陽系都是個問題,何談找到宜居星球。
更何況,宇宙這麼浩大,人類想找到一個渺小的星球談何容易。再加上現在 人類可制造的最快的飛行器也達不到光速,照這個速度,別說在其他星球居住,人類壽命或許都堅持不到抵達那個星球。
至少到目前為止,人類必須先保護好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如果真的想有機會移民,也要保證自己可以活到那個時候。在這之前,人類應該團結協作,共同進步,保護好地球母親。
人類的當務之急應該是保護好地球
還有一些人在看到照片后會感慨, 人類真的太渺小了。之前我們經常認為人類處于食物鏈頂端,但是看到這張圖片后,許多人都認為其實人類在宇宙中就像一粒塵埃一樣,宇宙不會因為多了一粒塵埃而絢爛,也不會因為少了一粒塵埃就黯然失色。
現實生活中,許多人都認為人類就是地球的主宰,其他動植物只能為人所用。其實在我看來,這種說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人類雖然是地球上最智慧的生物,但卻沒有主宰地球的實力。起碼到目前為止,人類仍然解決不了溫室效應,更無法人工干預制造不可再生能源。可以說,我們每個人在地球上都是一個過客,而我們對地球的所作所為最終也一定會反作用到自己身上。
溫室效應是人類目前面臨的極為嚴峻的問題
有了這些感慨后,隨之而來的是各種疑惑。宇宙的盡頭到底是什麼,宇宙有多大,星體是從哪里來的,每個星體之間為什麼可以和諧共處,宇宙誕生初期的「奇點」是怎麼來的呢?
這些問題我們目前沒有辦法給出科學的解答,但是相信不久后,憑借科學家們的刻苦鉆研,我們一定會解開宇宙更多的謎底。
關于宇宙,還有很多謎題等著人類解決
事實上,人們在很早以前就開始在太空中拍攝照片。最初人類只是不滿足于只能看到局部的地球,于是便想著有一天能看到地球的全貌。
20世紀60年代末,美國發射了 阿波羅8號。艙內的宇航員用設備給地球照了個全身照。這張照片被命名為「 日出」,之所以起這個名字,是因為在這張圖片中,地球就像是升起一半的太陽。
阿波羅8號拍攝的「日出」
同時這個名字也代表了人類的期許,希望地球正如這張照片一樣處于朝陽時期,那樣人類才能有更久的文明時間。
1972年,美國的阿波羅17號在飛往月球的時候也曾給地球拍過照。照片中,地球像是個精致的玻璃彈珠。正如地理課本所學,在高處遙望地球,看到的就是一個美麗的水球。
左側為阿波羅17號拍攝的藍色彈珠
不論是什麼樣子的地球,都是我們目前唯一的家園。人類只有保護好地球,才能有未來的無限可能。希望在不久后的某一天,人與自然可以和諧共處,人類可以還地球綠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