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iter,麻煩開一瓶82年的拉菲……」如今不少都市劇中為了展現主角的家境殷實,會安排一場高檔餐廳開高級紅酒的戲碼,潛移默化中也就給人一種 「紅酒都是國外傳回來有錢人們的消遣」。
但事實上, 紅酒并不是舶來品,國內關于葡萄酒的記載長達2000多年,只是中間出現長期糧食稀缺的情況, 以高粱(牲畜都不愿意吃) 為原料的白酒更加貼近民生,所以在白酒的身影下國內紅酒逐漸淡出。
雖說如今正是紅酒重返巔峰之際,但畢竟間隔太久,大家關于品鑒紅酒方面的信息了解少之又少,單是一個最基本的「軟木塞」都以為是裝飾,開瓶后便隨手棄之,殊不知,酒廠員工早已哭暈在廁所,感嘆真是大材小用!
那紅酒軟木塞還能有哪些作用?
【一】以「塞質」辨酒質
軟木塞普遍是由彈性較高的橡樹制成,不同工藝制成后其使用年限也不同,所以行家會根據木塞的品質來判斷紅酒的酒質:
①天然完整切割,木塞是通過一整塊的橡木進行打磨,回彈力度大,可使用年限在30年以上,多數是在高級紅酒中所用,如82年的拉菲。
②碎末壓縮合成,主要是由橡木邊角料打碎壓縮而成,整體回彈力小,且使用年限相對較短,所以常出現在一般紅酒中。
【二】促進酒體陳釀
跟白酒的窖池發酵不一樣,紅酒主要是在「木桶」中進行發酵:
密閉環境下,木桶中的「單磷酸」會將水果中的 糖、單寧經氧化后形成酸類、酯類等 促進酒體口感細膩、柔化的物質。
所以當開瓶后紅酒口感較為青澀時,完全可以將軟木塞再塞回去,等待幾天后再繼續品味。
【三】便于長期存放
作為發酵酒,紅酒合理囤放最重要的是「透氣」,所以不同于白酒的多重密封,紅酒封口的軟木塞 本身就具有大量氣泡,在杜絕大量空氣進入的同時保證瓶內順暢「呼吸」, 可有效避開炸瓶的情況。
再加上軟木塞分子結構穩定、抗滲[性·能·力]強,含有的軟木脂、蠟樣色素等物質為紅酒保駕護航,哪怕 長期浸泡也不會腐爛,直至酒體達到最佳使用狀態。
因此,這也就導致了紅酒、白酒不同的囤放姿勢:
①白酒垂直存放,長期陳化過程中,酒中的小分子需要緩慢抱團成大分子芳香物質,不定期的挪動會 導致酒分子運動不規律,導致芳香物質減少,所以垂直更便于大家觀摩,緩慢取酒。
②紅酒傾斜存放,為了防止軟木塞干燥后給瓶口流出空隙,所以側放更利于長期滋潤木塞,保障酒體完整。
總而言之,紅酒的軟木塞還真不是只為了顯得高端、大氣、綠色環保,主要目的還是在于其對酒體的適應程度。
不過,這也說明不論是選白酒還是紅酒時,一定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除了品牌名氣, 對酒體的工藝、口感、性價比同樣都要了解,就拿下面這一白一紅來說,高口碑、大廠牌都是最基礎的,復購率高才是王道,看看你都嘗過沒?
風云醬父
這款坤沙酒來自貴州仁懷核心產地,是由 茅台老廠長李興發創立的酒廠釀造。
1960年,李興發不愿沉浸在茅台常年產量不達標的苦惱當中,專門帶隊選址茅台附近,在擴建新窖池引入茅台設備的條件下,進行了長達4年的實驗,成功總結了 醬酒3大典型體,不僅為醬香酒正名,提高茅台產量的李興發還被尊稱為 醬香之父。
1995年,苦心跟隨父親學習釀酒工藝的李長壽接手了實驗酒廠,這款正宗大曲坤沙工藝釀制的優級酒也就誕生了,此酒采用優質、耐高溫的小紅糧進行釀造,165道工序錘煉后,新酒還需進行 5年封壇陳化,并經過 12年老酒細細勾調后。
這才成就了此酒開瓶醬香撲面,入口滿腔 窖香、陳香,酒液細膩順滑,吞咽后唇齒留香,回甘自然持久。
勃艮第黑皮諾紅酒
這是一款釀制于勃艮第地區的輕中度酒體葡萄酒,與其他紅酒相比酒精含量略低,好在 果香濃郁,在國內的銷量還是不錯的。
而且它使用的也是當地高品質的葡萄,經過橡木桶陳釀13個月后,口感飽滿,喝著也更加順滑。品嘗時,你會感覺到泥土和草藥的味道,甚至還有 香草、橡木的氣味,而且其中的水果味會比較豐富,即使搭配一些菜肴,二者的口感也不會互相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