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美妝時尚
植物
綜合推薦
装修
生活小妙招
育兒分享
歷史趣聞
影視新聞
奇趣
歌曲明星
历史故事
健身達人
生活常識
軍事
心靈語錄
星座课堂
熱點新聞
设计
酷車
搞笑貼圖
美食菜譜
全部
    
僅活17個小時!這個機器人在「龍宮」拍到了啥?人類又發現了啥?
2023/09/04

燒錢的太空探索活動

人類探索太空的活動有多燒錢?

人類探索太空其實是個燒錢行動

發射衛星、太空飛船、火箭,培養航天員,哪個都得斥巨資才能完成, 而火箭這麼貴的設備,通常是個一次性的工具。發射后,火箭要麼爆炸,要麼墜地,總之都解體碎成了渣, 上億元的制造費瞬間就打了水漂。

後來,作為商人的馬斯克實在看不下去, 在SpaceX發射獵鷹9號后,進行了回收,才創造了人類史上首次回收火箭的壯舉。從此,人類開始有意識地節約太空活動的成本。

獵鷹9號運載火箭已經多次被送入太空,后被回收

不過大多數時候,有些成本真的節約不了。比如德國就曾造了一個叫MASCOT的機器人,搭載在日本發射的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上,前往一顆代號為龍宮的小行星上執行任務。

它此行有去無回,因為 它的設計壽命只有16個小時,最后它堅強地活了17個小時,并為3億多公里外的地球母星傳回了珍貴的照片。

龍宮小行星的編號為1999JU3,距離地球約3.4億公里,直徑只有1000米左右,在太空天體中算是顆秀珍的行星。

「龍宮」小行星距離地球約3.4億公里

可老話說的好,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龍宮上可能存在大量的含水礦物質及多種有機物,因此人類下定決心要對它進行一番深度探索。

多年來,人類已借助天文望遠鏡發現了許多星體, 并確定太陽系外有小行星帶。科學家推測,這些小行星上面有水和生物,一旦探明,將是人類太空計劃的一大進步, 或許還能了解地球的起源

龍宮便是小行星帶中的一員,可它離我們太過遙遠,只能借助機器人來完成。2014年,日本把探索龍宮的計劃提上了日程,并決定與德國聯手,共同開發一款太空探測器發射到龍宮周圍。

參與探索龍宮任務的隼鳥二號在事先的設計軌道

「生命短暫」的機器人

于是德國趕緊造出了可遠程操控的小型機器人,取名MASCOT。 這款機器人的是個方形的金屬盒子,重10公斤左右

當隼鳥2號于2014年12月搭載H-2A運載火箭升空, 足足飛了三年半,才于2018年6月到達龍宮附近。大概離龍宮地面50米的時候,隼鳥2號將MASCOT投出,MASCOT開始工作時,生命也進入了倒計時。

隼鳥二號將著陸器MASCOT投出

龍宮的自轉周期比一般的小行星慢,大概是7個半小時,所以MASCOT在上面渡過了兩天多的時間。這段時間里,MASCOT拍下了幾十張照片并傳回隼鳥2號。

人們終于看到了龍宮的真實面貌。

它上面空曠寂靜,除了坑坑洼洼的風化巖石,沒有發現別的生命

MASCOT拍攝的第一張「龍宮」照

通過圖片分析,科學家猜測, 龍宮可能不是一顆完整的行星,而是由兩顆小行星碰撞后被高溫融合湊起來的,這種碰撞結合的形式,在行星帶中很常見。

17個小時后,MASCOT完成了使命,也結束了生命,但隼鳥2號的工作沒有結束。

「龍宮」上面究竟有什麼?

2019年2月,隼鳥2號成功在龍宮著陸,并收集巖石樣本。2020年12月,隼鳥2號返程,回收艙在澳大利亞安全著陸。

在隼鳥2號從龍宮帶回的土壤樣本中,科學家們竟然發現了氨基酸、甘氨酸、谷氨酸等物質

科學家在「龍宮」土壤樣本中發現了氨基酸等物質

這個消息頓時在天文學家炸開了鍋,因為這些驚人的發現,是人類首次在地外行星上確定有氨基酸的存在, 這可能證實人類一直以來的懷疑——生命起源于太空。

人類雖然在地球上生活了這麼多年,并且做為地球最高等的動物統治地球,可 人類跟動物有明顯的「差距」。大多數動物是靠四肢行走,而人類的脊椎只能支持我們直立行走,我們的奔跑速度也遠遠趕不上四條腿的動物;動物有感知自然界危險的天賦,能預知地震之類的災害,并作出警示行為,而人類不能。

這種種差距讓人類懷疑,對地球生物來說,我們才是外星人。隼鳥2號在龍宮的發現,或許可以說明,作為地球生命之源的氨基酸物質,是曾經各種小行星撞擊地球時順便帶過來的。

地球上的氨基酸物質,可能是曾經小行星撞擊地球帶來的

但也有科學家認為, 地外行星上雖然有氨基酸,但它們的環境難以支撐生命成長,這也是直到目前,我們尚未在地外行星上發現生命跡象的原因之一。

再者,來自太空的氨基酸和地球上的氨基酸根本結構并不相同。

地球上的是左旋氨基酸,如果來自龍宮的氨基酸也是左旋,那麼我們才有機會考慮地球生命起源于太空。

地球上氨基酸是左旋結構,龍宮則是左右旋結構都有

目前的情況只能說明太空中也存在有機物,可對生命來說,還是地球更加宜居。不過,太空有機物的存在,倒是加大了外星生命存在的可能性。至于,這可能存在的外星生命是高級還是低級,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但龍宮上有大量的水是確定的,它的巖石中有很多是與水反應形成的。 有氨基酸、有水,太陽系外存在生命的可能性又增大了

龍宮小行星上發現了液態水

因為像龍宮這樣的小行星,還有很多,這些證據都有助于人類研究生命最初的形態。

可既然龍宮和它所處的小行星帶這麼重要,為什麼德國才給MASCOT16個小時的生命呢?

大機率是 成本限制的問題。

不過,科學家表示,有了這次的成功,將來還會有更多的MASCOT誕生,去太空執行探測任務。

MASCOT的外觀和攜帶的科學儀器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巖石,隼鳥2號這次的龍宮之旅還帶回了一些氣體。

2022年9月,有國際科研團隊表示他們將分析這些氣體,希望能揭開龍宮的誕生之謎, 進一步了解太陽系的演化過程

人類的好奇心讓其探索的腳步無法停止

而從2014年到2022年,一次研究龍宮的歷程都還沒有結束,中國又接力準備開展小行星探測工作。

這一次我們會先派天問一號去火星探測,接下來再去其他小行星探測并取樣,據悉,此項計劃完成的時間是10到15年。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可能還會去其它小行星探測

由此可見,太空探索活動的難度有多大,花錢造各種一次性的工具都是小事,關鍵是時間跨度太長,進度慢。

因為太空不比地球,人類想去哪就去哪。人類無法在太空中生活,航天員去一次太空作業都是非常冒險的經歷。而且人類對太空的好奇太多,對生命起源的研究又太執著, 每一個小問題,都得花上很大的力氣去太空中尋找答案

這些無止境的渴望,不知要幾代人的努力才能完成。不過,生命不息,探索不止,人類的文明正是在這些探索中一步步成長起來的。

人類對于太空的探索不會停止

「黑白灰」太老土了!今秋這3種「顏色」最火,既高級顯白又氣質
2023/09/21
家里再沒菜,這四種「蔬菜」盡量不要買,我也剛清楚,漲知識了
2023/09/21
這四種掛面以后別買了,掛面廠工人自己從來都不吃,看完趕緊叮囑家人
2023/09/21
秋天別急著買「外套」,今年回頭率最高的是這3件,潮人早穿上了
2023/09/21
奔四奔五的女人建議多穿裙子,溫柔知性有女人味,越看越顯魅力
2023/09/21
去了上海才發現:滿大街都在穿「皮裙、皮外套」,摩登又洋氣
2023/09/21
為什麼說中年女人的「秋外套」,越長越好看?
2023/09/21
放棄運動鞋、小白鞋吧!推薦這3款「秋季鞋」,40歲女人穿好優雅
2023/09/21
上了年紀的男人,買衛衣務必遠離這3種「扮嫩色」,誰穿誰廉價!
2023/09/21
女人上了年紀,比變老更可怕的是這3種「特征」!很多人都忽視了
2023/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