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說除了風衣和西裝,40歲左右的你找不到別的外套穿了!看了這些更氣質高級的外套,你就會真切地體會到何謂「天涯何處無芳草」。
難道風衣和牛仔外套是中年女性的固定皮膚嗎?走到大街上,十個有八個都在穿著這兩件外套,真正會穿的人早就將目光轉向別的單品了好嗎?
愛美是一個女人的天性,但在這份天性的基礎上,我們需要不斷的去建立自己的審美體系,以及慢慢的提升品味和穿衣功底,只有這樣,才可以在挑選單品的時候,不再被蒙蔽雙眼,而是擁有清晰的思路。
初秋,如果只知道穿衛衣和風衣的話,那簡直太可惜了,你不僅會丟錯過變美的機會,而且還會讓生活變得更單調,甚至一出門,就會覺得自己有多路人感了。
>>秋天除了風衣和牛仔外套,還有更美的外套
秋天的外套挑選難?需要避開這2個穿搭雷區
雷區1.秋天不穿風衣,路人感太強
提及風衣,還是會有姐妹會對它望而卻步,大多數姐妹不選擇風衣的原因大多是不會搭配。其實這完全可以理解, 因為風衣只有搭配得好的時候才能真正地發揮出其獨特的魅力和時尚感,反之則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了,不僅不能展示出其造型的高級感而且還會落得個 「土氣」的代名詞。
風衣雖然是非常時髦的單品,但如果穿著比較隨意的話也非常容易穿出路人感來。比如說內搭隨意搭配一件T恤牛仔褲,會顯得很普通。對于風衣的穿搭,想要時髦一點內搭一定要帶有層次感或是利用細節來點綴。
雷區2.秋天不穿牛仔外套,過于裝嫩
牛仔外套雖然經典,但是卻不適合中年女性來穿。除了色系顯黑、面料硬以外,它們的設計也比較硬朗,且幾十年都不變,對于中年女性想要的高級,簡約風格而言,其實是背道相馳的,這個也不是不能穿,只是大多數中年女性穿這種都不好看,不顯瘦還特別顯土。
秋天更美的外套推薦,建議大家嘗試一下
第一件:小西裝
四十多歲的女性與年輕時相比,會多出一些歲月的沉淀和成穩的魅力,她們在這種年紀,更適合駕馭純色西裝。經典的版式不會對身材帶來任何的壓縮性,還有效地運用立體的版面來修正儀態。
像這款純色的小西裝,在款式的打造上更偏向于清爽知性的美感,與裙裝的結合,可以將優雅氣息放大幾倍來弱化明顯的干練氣息。大齡女性在服裝上的選擇依然很多,但她們更要考慮到自身的氣質,來選對最符合自身條件的單品。
第二件:針織開衫
針織開衫在秋季搭配再合適不過了,它的面料具有很好的保暖效果。它的版型決定了它沒有束縛感和約束感,彈性好松緊適度。而且針織開衫不挑年齡,也很好搭配。女人過了48有時會忙于沒有時間搭配,而它可以搭配襯衫、T恤,也可以搭配牛仔褲、西裝褲,可以搭配高跟鞋也可以是休閑鞋,輕松搭配減齡效果滿分。
第三件:小香風外套
想要開啟秋季的優雅摩登型格,小香風外套一定是最適合的,重工編織的粗花呢材質,任何細節都透露著高定級的優雅。
挑選時要注意把控顏色,選擇莫蘭迪色系和經典黑白色系,能延續高級審美,視覺上平和又寧靜,同時又充滿貴族氣息,不管是通勤還是日常休閑,小香風外套都是不錯的選擇。
>>秋天除外套以外,還有這些搭配放肆可以讓你更有氣質
方式①局部的露膚感
在很多的南方地區,即使是進入了11月份,溫度也是剛剛合適的,選擇比較厚重款式的大衣,在進行搭配時,可以嘗試適當的露膚,有微微的露膚感,能夠減輕大衣搭配所帶來的厚重感和土氣,還有一定的保暖效果,在北方地區的女生可以嘗試一下搭配長靴和光腿神器,只露出一部分,不會讓人覺得非常假,又能夠有很好的保暖效果。
方式②選擇高級感配色
潮流萬變,經典永恒,極簡的「黑與白」永遠經得起時間考驗。一到冬天,不分年齡,不挑膚色,熱愛極簡風的時髦精們,身上的衣衫,總少不了黑白配的穿搭look。
在秋冬,黑衣白裙,是「以不變應萬變」的時尚密碼。挑一件白色的襯衫,內搭也選擇黑色高領羊毛衫,簡單又保暖,下裝就搭配白色的蕾絲裙,用白色的活潑與明亮,中和黑色的嚴肅與暗沉;讓白色的輕,平衡黑色的重,整體配色簡約又對比鮮明,冬天的高級感穿搭,就是這麼簡單不費力。
方式③利用層次感搭配
日常通勤,出鏡率最高的大概就是襯衫了,同樣的一件襯衫,不同的穿搭,會有風格迥異的效果。襯衫絕對是一年四季都用得上的單品,雖然是薄薄的一層面料但是到了秋冬依然能派上用場。充分發揮一衣多穿的實用性,結合疊穿的穿法更是能將秋冬的造型穿出更多可能,讓你從厚重沉悶的冬季中脫穎而出。
方式④極簡服裝+配飾
「極簡風」雖然聽著很簡單,但是搭配起來就沒有那麼簡單了。因為「極簡風」一般都會選用款式及顏色比較簡單的單品,而簡單的款式要想搭配出新意就有一定難度。
所以說秋季季節,大家常常為了起到保暖的效果而把自己打扮的過于厚重。圍巾、帽子等各個保暖的配飾齊齊上陣,在衣服的款式和顏色的選擇上也總是會選擇一些比較復雜的款式。
不僅僅分享穿搭,更希望能幫助你們建立自己內在的審美體系和精神滋養體系,內外兼修,才美得長久!如果您有困惑,可以私信哦,歡迎留言討論哦,在變美的道路上我們一起成長,一起強大!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謝謝)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