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美妝時尚
植物
綜合推薦
装修
生活小妙招
育兒分享
歷史趣聞
影視新聞
奇趣
歌曲明星
历史故事
健身達人
生活常識
軍事
心靈語錄
星座课堂
熱點新聞
设计
酷車
搞笑貼圖
美食菜譜
全部
    
未來人類或會面臨「三大災難」:重視起來,最后一種還有機會改變
2023/09/04

2022年年底上映的《阿凡達2》和2023年年初上映的《流浪地球2》,雖然是不同類型的科幻大作,但是都不約而同地向我們傳遞了一個信息,那就是人類身處的環境早已沒想象中那麼安逸,許多危機都能輕松將我們的文明毀滅。

不論災難來臨時,是準備乘坐飛船遷到其他星球居住,還是帶著地球逃跑,我們都得先做好心理建設面對未知的「意外」。而在未來,人類有可能會面臨「三大災難」,需要從現在就重視起來,以便及時作出反應。

未來人類可能會面臨「三大災難」,人類需重視

那麼,這「三大災難」到底是什麼?這些災難將會帶來怎樣的影響?

「人工智能」的威脅

這三大災難分別是 人工智能的威脅、小行星撞擊以及全球變暖的惡化,接下來,就分別來聊聊,為什麼這些事件在未來會成為危及人類生存的災難。

先來看「人工智能」的威脅,在絕大多數人看來, 人工智能都是對人類有益的發明,它可以讓我們的生活更加方便快捷。

人工智能的發展歷程很快,但大多成果似乎都是對人類有益的

比如若在未來出現了超高程度的無人駕駛汽車,那麼我們在開車出游的時候就能「解放雙手」了,這意味著司機也能在途中盡情欣賞沿途美景,享受旅游的樂趣。

或者說此前火爆全網的 ChatGPT,這個軟件本來是美國科技公司OpenAI研發的一個聊天程序,它能夠廣泛的收集數據并且與人對話。

ChatGPT本身是一款聊天程序

從表面上來看,這個工具本來是站在更「人性化」的角度來幫助人們解決某些問題,依靠著強大的數據庫來為大家答疑解惑。

可是,由于它的功能性過于強大,導致其「使用領域」已經涉及到了論文撰寫。這就代表,連極富「創造性」的文稿都不需要人來完成了,人工智能就能直接搞定。對此,不少文案撰稿者,表示確實有被機器「冒犯」到。

目前比較火爆的ChatGPT功能性過于強大了

除此之外,還有AI繪畫之類的工具都在出現,這些工具的出色功能足以替代不少人,若是將其廣泛運用,可能會讓人類漸漸失去創造的能力。

當然,以上這些影響的可能還只是人類社會的就業, 等到人工智能發展到更高級的階段,甚至像《流浪地球2》的Moss一樣產生了自主意識,試圖幫助人類做決定的時候,一切就將徹底失控了。

《流浪地球2》的Moss是一個標準的人工智能,卻擁有了自主意識

因為與人工智能的搜索、計算能力相對比,人腦肯定是落于下風的。再加上,人工智能不會被困在脆弱的軀體之中,這就進一步增加了它們的戰斗能力和適應能力。所以, 一旦人工智能的發展脫離了控制,它們想要「接手地球」的話,人類可能會在短時間之內就被打敗。

這大概也是為什麼,一直以來,都有不少人反對讓人工智能飛速發展。畢竟很可能在我們沒有察覺到的情況下,機器就擁有了屬于自己的智慧,甚至會用一些小心思隱藏自己,將刻意引導的災難包裝稱「巧合」。到了那時,人類可能就真的任「人工智能」擺布了。

人們認為人工智能對人類發展有威脅的原因

由此可見,人工智能領域欣欣向榮發展的背后,其實是藏著巨大隱患的。人類需要盡早重視起來,各種科幻片中「機器消滅人類」可不是瞎說,而是極有可能實現的。

當然,倘若說人工智能的威脅是人類自己自己創造出來的,那麼接下來要說的小行星撞擊災難,就是「自然」條件下發生的意外了。

小行星撞擊災難

眾所周知,雖然絕大多數天體都能在太陽引力的掌控之下,處在固定的位置上,但是總有一些不聽話的「小家伙」會在太空中橫沖直撞。人們一般將這些不聽話的天體稱之為 小行星,它們形狀各異、大小不一、數量眾多。

小行星的形狀、大小基本不同,數量眾多

根據此前的統計數據來看, 截至2021年9月,太陽系內被確認的小行星數量已經達到了112.1萬顆,這還并不是全部。目前,依舊有絕大多數的小行星沒有被人們發現,它們或許藏匿在某個黑暗的角落,等待著「襲擊地球」的時機。

小行星撞擊地球并不是危言聳聽,因為在地球歷史上,就曾遭遇過撞擊。比如 此前在地球上稱霸一億多年的恐龍,就極有可能是因為小行星撞擊后產生的一系列災難滅絕的。

近年來,大家應該也經常會在新聞報道中聽到某某編號的小行星又靠近了地球。

新聞中常常會出現小行星靠近地球的報道

根據資料來看, 2023年可能會靠近地球的小行星名單已經出爐了,從7月到12月期間,有多顆小行星會靠近地球,而且在預測當中它們與地球之間的距離是小于5個地月距離的。

時至今日,人們雖然已經在努力的提高預測能力,甚至說美國還嘗試過利用人造的飛行器去「撞擊」小行星,以此改變它的軌道,讓其無法撞到地球。

美國NASA曾演示過航天器撞擊小行星的「」

但是,由于小行星數量眾多,行蹤又顯得飄忽不定,所以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意外在未來是極有可能發生的。

對于人類和地球上的其他生物來說,撞擊之后引發的「連鎖反應」會將我們推入萬劫不復之地。毫不夸張地說,可能我們會變成「恐龍二號」,將文明的火種斷送在這種災難當中。

小行星撞擊地球事件可能會造成人類文明消失

值得一提的是,不論是人工智能的「背叛」還是小行星的「意外驚喜」,這種災難一旦降臨,人類是沒有太多的時間做出反應的,因此如今只能依靠著推測來「防患于未然」。

不過,最后一種災難卻不是這樣,它的影響比較緩慢,咱們早早做出改變,還是有機會渡過難關的。這種災難,就是全球變暖的惡化。

最后一種「災難」就是全球變暖的惡化

全球變暖的惡化

2022年,北半球的絕大部分國家都度過了罕見的「炎熱夏天」,不少地區的異常升溫使得一些人被熱死,許多的工廠不得不停工。一夕之間,人類好像第一次體會到了全球變暖的可怕之處。

畢竟在從前,全球變暖在大家眼中不過是升溫1、2攝氏度而已,殊不知 這個幅度指的是全球平均氣溫,各個地區的升溫幅度遠不止于此。

全球平均溫度一直在升高

如今,我們還無法預估2023年的夏季將會出現怎樣的「熱浪」,但是情況應該好不了多少,畢竟全球變暖的情況已經存在多年,但是未能得到人們的關注,如今已經進入了惡化的階段。

為了減緩它的惡化速度,人類必須盡快行動起來,減少碳排放,讓氣候循環處于相對穩定的狀態。不要等到海平面上升幾十厘米的時候,才想起來「陸地」的寶貴,才想起來咱們在海面上難以生存,到了那時候,一切就都太晚了。

碳排放的現象會影響海平面變化

假如說前面兩種災難是「預測大于現實」,部分人覺得可信程度有待考證,那麼全球變暖惡化帶來的影響就是可見的,所以及時行動起來還是很有必要的。

「黑白灰」太老土了!今秋這3種「顏色」最火,既高級顯白又氣質
2023/09/21
家里再沒菜,這四種「蔬菜」盡量不要買,我也剛清楚,漲知識了
2023/09/21
這四種掛面以后別買了,掛面廠工人自己從來都不吃,看完趕緊叮囑家人
2023/09/21
秋天別急著買「外套」,今年回頭率最高的是這3件,潮人早穿上了
2023/09/21
奔四奔五的女人建議多穿裙子,溫柔知性有女人味,越看越顯魅力
2023/09/21
去了上海才發現:滿大街都在穿「皮裙、皮外套」,摩登又洋氣
2023/09/21
為什麼說中年女人的「秋外套」,越長越好看?
2023/09/21
放棄運動鞋、小白鞋吧!推薦這3款「秋季鞋」,40歲女人穿好優雅
2023/09/21
上了年紀的男人,買衛衣務必遠離這3種「扮嫩色」,誰穿誰廉價!
2023/09/21
女人上了年紀,比變老更可怕的是這3種「特征」!很多人都忽視了
2023/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