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賈是一個獨居的成都小姐姐。
她有著令無數人羨慕的生活——常年一個人帶著三只貓、一只狗,自駕往返于成都和拉薩兩座城市之間。
老賈愛旅行、愛寵物、愛讀書,家里收藏的每一本稀有書籍,她都能清清楚楚地說出它們的來歷。
所以在裝修自己家的時候,她最期待的一處設計,就是客廳的那一整面開放式書墻柜。
剛完工搬入新家的時候,她把自己從各處辛苦淘來的珍貴書籍,全部擺在了那面柜子里,讓家一下子變成了一本「怎麼也讀不完的故事書」。
戶型:1室面積:92㎡
花費:40W位置:四川 成都改造前的房子是兩室一廳一衛的結構,因為獨居所以足夠自由,她和蔚木未來的設計師一起做了一個看起來很「任性」的決定——
拆除全部隔墻,兩室改一室,將家設計成以榻榻米和室為中心的,較為傳統的日式風格住宅。
屋主需求:
1、獨居,僅需要一個臥室;
2、愛閱讀,有大量藏書,需要大書柜和閱讀空間;
3、希望家是一個擁有榻榻米的靜謐空間;
4、設計時也要考慮到1只狗和3只貓的居住體驗。
改造方案:
1、兩室改一室,優化生活動線;
2、以和室為中心,劃分功能區域;
3、減少成品傢俱數量,以大量定制柜滿足儲物需求,增強實用性;
4、設置日式下沉式玄關,增強儀式感、避免塵土入室;
5、不常烹飪,廚房僅保留基礎洗、切、炒功能,額外設計一處傳菜口 ,提升使用趣味性和空間透氣感;
6、衛生間做干濕分離 ,盥洗間與過道合并,避免空間浪費,同時讓房子在視野上更加寬敞。
改造前后戶型圖對比
為了讓進門的第一視角更顯開闊,設計師拆除了原建筑結構中多余的隔墻,重新整合廚房和玄關,讓整個入戶區變成了既是過道又是廚房的空間。
墻弱電箱通過定制書法掛毯遮擋,美觀又實用。
雖然老賈不常在家里做飯,但為了避免長久居住后產生油煙問題,廚房朝向客餐廳的一側,還是做了一扇移門。
移門是超白長虹玻璃的材質,透光不投影,廚房不會因為封閉而顯得閉塞昏暗。
移門旁還增設了一個上推窗川菜口,增強空間與空間之間的交流和聯系。
這個傳菜口被嵌入在一個頂天立地的壁柜內,壁柜下方預留出寵物吃飯的地方。
為了防止它們吃飯喝水時弄臟地面,周圍特意用石材做了一圈圍合。
另外,移門下方還做了一個小小的貓洞,貓咪們可以自由穿梭在家里的每一個角落。
穿過廚房,便能抵達開闊的公共區域。
一體化的設計,讓整個空間明亮又開敞,白+木的底色,營造出溫柔且舒適的居住氛圍。
喜歡云游四海的老賈,用一組軟木地圖裝置裝點了餐桌背景,別致極了。
軟木地圖的顏色與周圍的桌椅、書柜保持一致,統一又協調。
客廳是完全按照老賈日常生活習慣布局的。
舍棄傳統電視+電視柜的組合,做了一整面開放式書柜,儲物量夠大,足以陳列她四處淘來的珍貴書籍。
旁邊擺放的支架電視,則可以滿足觀影需求。
客廳里還擺放著些許綠植,它們恰到好處地裝點著整個空間,讓家更具清新的自然氛圍。
陽台被納入室內,與客廳連接在一起,擴大視覺面積、增強采光。
假梁作為頂面裝飾,墻面留白,搭配百葉窗拉扯出的溫柔光影,和郁郁蔥蔥的綠植,一派浪漫之感。
陽台右側是貓咪和狗狗的天地。
靠近陽台一側的書柜側面,安裝洞洞板,收納家里的清潔用品。
和室自唐代傳入日本以后,不斷改進,是一室多用的典型代表。
對于獨居且喜歡榻榻米的老賈來說,將主臥做成和室再適合不過了。
榻榻米地台從臥室延伸至客廳,巧妙形成坐塌,兩個功能區之間通過靈活的推拉日式障子門分隔開來。
地台側面的鏤空設計,可以臨時擺放書籍,增加空間收納面積。
以松木做框的障子紙推拉門作為隔斷,讓看似沒有明確分界線的兩個空間,分隔成各自獨立的功能區。
日間,整個房子是一個通透的活動空間;夜間,將輕質化的推拉門圍合起來,即可入睡。
主臥里有個原本很雞肋的飄窗,改造后,它成了老賈精致的小茶台。
有陽光的日子里,坐在上面喝茶,別提有多愜意了。
臥室最內側定制整面墻的衣柜。
衣柜下方預留開放空間,既充當床頭柜,又能當作寵物們的棲所。
拆除原始次臥的非承重墻體,將其改造為了兼具書房與衣帽間的多功能房。
轉角飄窗被加高、延長形成超大桌面的工作台,頭頂的天花板上還安裝了貓咪游樂區。
旁邊巨大的穿衣鏡,既能延伸視覺空間,讓面積偏小的次臥更顯寬敞,又方便老賈日常搭配服裝和妝容。
將原本狹窄的過道擴大后,衛生間實現了三分離。
洗漱區設置在和室左側的過道上。
馬桶區和淋浴區各自獨立,使用起來特別方便。
其實,不管是什麼樣的裝修風格,都要以符合自己的審美和生活習慣為主。
比如日式。
在充分了解自己的生活習慣后,依然喜歡日式風格的裝修,那就可以適當地學習日本人對待生活的態度,比如恰到好處的斷舍離、藏大于露的收納等等。
不要輕易被任何一種風格牽著鼻子走,而是要讓自己的生活方式來主導家的空間格局與氛圍格調。
比起生搬硬套,好好了解自己的需求,設計出最適合自己的家居風格才最重要。